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力气!”地堡里玄甲军欢声雷动,他们一面透过射击孔欣赏着蒙古兵的惨状,一面大声称赞着孟仇。
一窝蜂火箭类似于现代的多管火箭炮:—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书中的“一窝蜂”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规格多种,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军用火箭,是在木制的桶状发射器里,安放32支绑有火药筒的箭矢,火药筒由总药线连在一起。作战时,将它埋在地下,点燃总药线,箭矢就会如蜂群一样飞出来,杀伤敌人。
《武备志》记载了十几种多发齐射火箭。其中,有一次发射20支的“火龙箭”,一次发射32支的“一窝蜂”,一次发射100支的“百虎齐奔箭”等。这些火箭,都是装在一个筒形容器内,待4支火箭燃烧将完时,把各支火箭的药线连在一根总线上。作战时常并架数十桶至百桶,“总线一燃,众矢齐发,龙腹内装火箭数支。势若雷霆之击,莫敢当其锋者”。据《明实录》记载,建文二年(1400),从而可借助风力增大飞行高度和距离。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而且使火箭具有一定滑行能力,曾使用过“一窝蜂”。实行多发齐射,火箭加翼,增加射击密度,迄今仍是提高无控火箭杀伤威力的基本途径。
大汉朝的一窝蜂火箭技术已经有一定技术基础,孟仇在此之上进行了改进:用火药发射长矛,所有长矛放在由滑轨床、炮架、回转盘、底架、瞄准装置、发射装置组成的槽里。在发射前,长矛是用定向钮钳在滑轨槽的定向沟内。
在火药的作用下,长矛的冲击力和破坏力成倍提升,直接砸穿了蒙古兵厚实的木盾和铁甲,将其死死钉在地上。更打了蒙古兵一个措手不及,数百人被射杀,近千人身受重伤失去战斗力。
眼看着手下一个个挥舞着弯刀、盾牌却不敢前进,蒙古军官们急了一个个翻身下面,捡起木盾带头冲了上来。他们一个个狂吼着,挥舞着手中的弯刀疯狂劈砍铁丝网,命令士兵继续进攻。
在军官身先士卒的鼓励下,蒙古兵勉强提起一丝勇气发起了进攻,经过一番劈砍终于破坏了铁丝网。蒙古兵举起木盾,在木盾的掩护下一点点接近地堡,准备用弯刀和铁锨破坏地堡,然后杀进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玄甲军和禁军开火了,大量火铳和弩箭从地堡射击孔里伸了出来,对着蒙古兵就是一顿攒射。弹丸和弩箭射在木盾上,巨大的冲击力将木盾打的木屑横飞,射穿了藏在木盾后面蒙古人的身体。
更多蒙古兵被火铳弹丸的巨大冲击力撞的手臂一麻,不由自主的松开了手中的木盾,弹丸直接射穿铁甲,撕开了他们的肉体。蒙古兵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就被当场击毙。
与此同时,长矛已经完成了装填,一轮火铳之后接替了火铳手的位置,继续发动密集射击。如此近的距离,长矛带着呼啸声直接刺穿了蒙古兵的肉体之后,去势不减。大多数长矛都在射穿了两个蒙古兵后才停下,留下的是满地的鲜血和奄奄一息的蒙古兵。
但也就是这短短的一瞬间,不少蒙古兵还是冲到了地堡近前,他们用木盾堵住射击孔。一面抄起铁锨、弯刀,疯狂劈砍着地堡,想要破坏地堡。
“叮叮当当”一阵铁骑敲击声响彻整个战场,地堡表面火星四射,地堡本身却没有丝毫的损坏。蒙古兵的弯刀、铁锨顶多在地堡上留下一道道白印,却无法彻底破坏地堡。
同时地堡里的玄甲军和禁军改变了战术,数十台猛火油柜把推了上来,不少身强力壮的士卒抄起粗大的铁棍强行将堵住射击孔的木盾撞开。
猛火油柜的“喷射口”直接伸出了射击孔,士卒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油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
一股熊熊烈焰直接从射击孔喷射而出,瞬间将周围变成了一片红莲炼狱。而此时无数蒙古兵正围在射击孔周围,劈砍地堡,顿时被烈焰包围!
烈火点燃了蒙古兵的毛发、衣物,烧红了他们的铠甲和弯刀,蒙古兵在烈火中哀嚎着、哭喊着,想要逃出来。但除了少数距离远,见机跑得快的,大多数直接被烧成了一具具焦黑的尸体。
“砰!砰!砰!”火铳继续保持发射,蒙古兵像割倒的麦子一样成片倒下,黑压压满地尸体!
“塔克彻辰汗啊!你这样打,得哪年哪月才能到地堡关下啊!人家等你等的花都谢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