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打算向西方文学界推介中国的文学。
这套丛书第一阶段以小说为主,包括鲁讯的小说集《呐喊》、郁达浮的小说集《沉沦》、冰欣的小说集《超人》和林子轩的《边城》,还有话剧剧本《雷雨》和《日出》。
他知道就算是在美国出版。销量也不会很好,但这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林子轩借用自己在美国文坛的影响力推广中国的文学,这是他的责任。
他虽然和鲁讯在文学观点上有不同。但他认为鲁讯的小说是这个时代新文学的代表,郁达浮则代表新文学的另一种类型。冰欣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
包括他自己,这应该是这一阶段新文学在小说方面取得的成绩。
所以。他才在《时代周刊》的记者面前全方位的介绍了新文学的发展。
然而,这位记者对此兴趣不大,只是装作认真的模样,《时代周刊》是新闻杂志,他以前都是采访政要人物,对文学不怎么了解,更别说是中国文学。
在美国,大多数读者都不会关注中国文学。
如果不是林子轩写出了《乱世佳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类畅销小说,也不会引起《时代周刊》的关注。
西方记者更为关注林子轩取得的成绩,这是他报道的重点。
林子轩旗下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出版社,出版多种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
还有一家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甚至还创建了唱片公司和广播电台。
他还是中国文学团体“新月社”的创始人,以及上海银行业的一员。
这位西方记者在林子轩的带领下参观了林子轩旗下的各种产业,他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传媒帝国的雏形。
一年前,《纽约时报》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林子轩,认为他是中国的传媒大亨。
这位记者也看到了,他觉得太过夸张了。
但现在,他认为那篇报道没有虚构,林子轩或许暂时还没有办法和西方的传媒大亨相比,可他正走在成为传媒大亨的路上。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林子轩的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有着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具有的开放思想,能够接纳,甚至提出新的观点。
在某些方面,他比西方人更为开放,想的更远。
这位记者越和林子轩接触,越发现新鲜的东西,他觉得这位东方人就像是一个迷。
可能是林子轩第一次进行这么正式的采访,想要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能让西方记者认为中国人的思想都那么古板,就说了一些大胆的设想。
没想到给这位西方记者造成了困扰。
总得来说,双方交流的还算愉快,《时代杂志》的摄像师还给林子轩拍了一张全家福。
也就是林子轩和冯程程的照片,包括他们还没有出生的孩子,这张照片不会刊登在封面上,而是会放到杂志里面的采访内容之中。
照片中,林子轩穿着长衫,站在后面,冯程程穿着一套林子轩设计的孕妇装,把双手放在略显凸起的腹部,依靠在林子轩的身上。
两人对着摄像机微笑,一脸幸福的模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