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距离预设桥梁2000米外,一个新的“西马市场”被建立了起来。
它的位置是妥协产生的,没有廖缶等人要求的那么远,也没有俞伟超等人要求的那么近。当然,出售的物品与价格是绝对令人称道的。
“西马市场”是常见的批发市场的模式,两层的小楼外加一层的活动板房就构成了一家店铺。每家店铺的面积都超过300平方米,下层经营,二层既可做店铺亦可做成办公或休息的地方,活动板房则是就近的仓库。这样两条并排的街道就组成了市场的一期工程,容纳总计20名商家。
虽然数量上很少,但20间店铺出售的物品种类是要超过马来城数百商家的。陈易曾经送至西大陆的运动服、解放鞋、胶鞋以及金属锅,锋利的小刀只是“西马市场”内的普通货色,更专业细化的民用产品成了市场内主流。皮质手套给骑手用很舒服,纺织手套适合步兵用钝器,厚厚的棉布手套能端极热的锅……舒服的丝质或棉质内衣,防水鞋,塑料运动和针织面料鞋继续受到马拉城邦的村民欢迎……廉价的蚊帐和洗衣粉则是行商们抢购的焦点,也不知他们将之送到了哪里……软金属制作的扳指得到了弓箭手们的一致好评,其实大多数买得起它的都是城中的贵族子弟……
作为一个偏远的城邦,马拉城并非是商业城市,数千年来千篇一律的手工制品称得上是成熟耐用,这使得居民新购入商品的欲望大大降低……“西马市场”就不同了,商人们出售的新鲜玩意,不仅减轻了劳动负担,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家庭收入。
虽然马拉城的元老会颁布命令,禁止城中居民前往西马市场,神庙的祭祀也在城中大肆宣传,可信仰金钱的商人们,可不会在乎元老会。
事实上,当学员中曾经做过小摊贩的黄伟成为了“西马市场”的直接负责人后,他的首要政策就是:将“西马市场”变成马拉城的批发兼营零售市场——这是他在江北做小贩的时候就有的愿望,如今不仅实现了,而且还相当符合眼下的情形。
批发和零售形成了巨大的差价,行商们要赚取成本50左右的利润,坐商们要赚取成本30左右的利润,最终到了店铺中,就涨价了100……不管其他城邦的人是如何看待此问题的,对于马拉城内的消费者而言,出门3公里并摆渡至西马市场,就可以用二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不少的好东西。若是稍稍多带几件兜售在市场上,等于是白捡的……
仅仅两周时间,西马市场的活力就被激起。
自从陈易出现在运村附近后,来自各地的行商就将江宁货销往了马拉城,甚至更遥远的城邦。只是由于陈易本人懒得购进类型不同的商品,才显得“江宁货”以衣物、鞋帽以及金属为主。即便如此,它们也得到了马拉城上下一致的好评,就像是当年西洋货进入中国一样,有着精巧好用的美誉。当然,作为美誉的附属价值, 其价格高昂的令普通人难以承受……
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在陈易的授意下,俞伟超允许了西江城寨内三极以下士兵和文员,可以前往马拉城消费,明面上的理由是削弱马拉城的敌对情绪,增进交流与合作。可实际上,只有增加了马拉城居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对方的购买力。同时,也增加了士兵们的满意度——能用来消费的钱才是真的钱,才会让他们的高薪变的真实。
有对比才有差距,有差距才有忠诚度,眼看着马拉城的居民每月赚的钱,还没有自己几天赚的多,西江城寨自然而然就获得了土著们的依附。
而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其实以前士兵们偶尔也会马拉城,只是那时候没有公路,交通困难而收入较低。现在的允许,实际上变成了一种限制,三极士兵也就是班长的级别,或者叫做士官,他们能够知道的信息量并不多,普通的士兵更是几近于无了。
事实上,西江水寨在马拉城能做的,远比马拉城在水寨做的多。
在允许士兵前往马拉城的第五天,大杨就随着几名木村人一起上了摆渡船,他现在做的是老本行,西大陆的间谍头子。当然,除了他本人之外,整个情报部门再没有专职的情报分析员了——其他提供情报的情报人员,都只能叫做线人,而不能称之为间谍。
大杨对目前的状况已经很满意了。对他来说,能够发挥所长,无所谓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又或者是日本台湾阿富汗……当然,不在地球是有些偏离他的预期,但那又怎么样呢。
仅容30人的小渔船发出细细的划水声,大杨暗自将此点记在了脑子里:替换更大更快的摆渡船,能吸引更多的乘客。
木村的村民兴高采烈,他们都是水寨的二级工人,主要在城内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