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s:晚上应该还有一章!今天停电了,实在抱歉。
重庆,气氛变得极为紧张。
土司奢崇明突然叛乱,让城内百姓惶恐起来,自古以来兵灾都不是闹着玩的。重庆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地方,因为商品经济没有在重庆太过泛滥,所以重庆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只是重庆的百姓对于突如其来的兵灾,显然没有什么经验,一时间整个城内充满恐慌的情绪。
好在秦良玉马上张贴了告示,随后开始在城内组织青壮协助守城,并且准备燃料、大锅、金汁、滚石、檑木等守城物资。
城内的青壮尽管不懂战阵厮杀,但起码懂得如何向城下丢石头、浇金汁吧!如果连城墙都不敢上,那在下面搬运物资总会了吧?
随便一组织,就让秦良玉组织起了五六万青壮。尽管这些青壮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但是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因为秦良玉直接宣布:杀敌一人,赏银十两!
顿时让那些被组织起来的青壮骚动了起来。
“我们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只要往下面丢石头、泼热水就能杀敌。只要杀了一个,那可就有十两银子啊!”
“可要是被射死了怎么办?”
“胆小鬼,富贵自然是险中求,何况机会这么大,怎么都值得博上一把。”
被组织起来的青壮不少都跃跃欲试,同样也有一些心存畏惧的。但效果明显是达到了,那些愿意上城墙防守的青壮已经足够多了,足有将近三万人。剩下的就在城墙下面传递物资,抢救伤员什么的。
加上秦良玉手上的上万兵马,城防被迅速稳固了下来。
城外的奢崇明所部,同样也在做攻城准备。毕竟之前没有造反的时候,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建造攻城器械,所以奢崇明的攻城器械并不精良。
准备了两天,也仅有是弄出了一些简单的云梯。用于攻城的吕公车倒是在造。但没个十天半个月是造不出来的。
只是奢崇明显然等不及了,秦良玉的决定让奢崇明恼怒无比。原本奢崇明的计划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重庆。然后趁明王朝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攻占四川全境,然后依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在四川建立他的‘黎族国’。
秦良玉的不合作。让奢崇明蒙受了损失。进而暴怒。
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的奢崇明,仅仅在两天之后,就发动了攻城战。在奢崇明眼里,明军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唯一让他有些顾虑的,就是秦良玉的石柱白杆兵,但是白杆兵刚在辽东战场上损失惨重,不久前又调了一批前往辽东戍边,此次秦良玉的兵马当中。仅有三千白杆兵,而且基本上都是新兵。
这让奢崇明产生了极大的轻视。
虽然仅仅准备两天就发动了攻城战。而且奢崇明手上仅有两万兵力,是极为违背军事常理的。
但是这种现象,在明末太过普遍了。
明末的各种战争,实际上普遍都是比谁更烂的战争。
什么百余人破万人的战役,在明末都有发生过。军事素养基本上都不咋地,就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神经病的。
只要有一股不要命的气势,在明末战场上,几百人击溃上万人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当然那种夸张的现象基本上只发生在官兵围剿流贼的时候,奢崇明可不是流贼可比,他手上的两万土司兵也号称极为善战。
基本上就是穷山恶水多刁民,自然善战。
也正是因为明军战斗力的糜烂,所以奢崇明才有叛乱的勇气。对武力极为自傲的奢崇明,哪里等得了十几天,而且局势也不容许他在重庆拖十几天,如果不能快速拿下重庆,那么明军很快就会反扑了。
两万土司兵雄赳赳气昂昂的就朝着重庆发动了攻城战,攻城的第一步就是填平护城河,土司兵推着车靠近护城河,马上被城墙上的明军射了一通乱箭,很多箭支射得歪歪扭扭的,有准头的根本没有多少,不过乱箭之下,倒还是射死了一些敌军。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火铳声也响了起来。声势倒是惊人,可是竟有一个明军士兵的火铳当场炸膛,顿时惨叫一声,从城墙上摔了下去。
但明军的表现,却是惹来奢崇明等人的放声大笑,更加笃定明军不堪一击。
“二郎们,给朕射死他们。”奢崇明组织的弓箭手已经就位,随着一声令下,顿时射出一阵整齐的箭雨,漫天蔽日的落在城墙之上。
城墙上的明军和青壮倒是早有准备,盾牌、木板准备了不少,一些青壮甚至是把家里的被子蒙在木板上,从而为自己提供保护。
效果还不错,这些箭支射到城头,并未造成太多的伤亡。
然而城墙上的明军和那些青壮却是被吓得不敢把防护移开,在城下用泥土埋护城河的奢崇明叛军,顿时没有了什么干扰,立即抓住机会,疯狂的填埋护城河。
秦良玉手上的一万兵马,显然兵员素质都不太好。其中三千白杆兵倒是不错,但也没有经过长期训练。
其他七千从各地召集的明军,那战斗力确实让人不敢恭维,秦良玉倒是对这些明军整训了一番,但毕竟时间有些仓促,箭术这种东西,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有所进步的。
在奢崇明叛军的弓箭压制下,城墙上的军民表现得确实不太好。仅仅半天之后,重庆的护城河就被叛军填埋出了足够攻城所需的宽度。
城墙上的军民士气遭到了一定的打击,所有人都心惊胆战。然而秦良玉却是沉着的关注着战场。等待着叛军发动进攻。
护城河被摆平,叛军立即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城战。
“杀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