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热女中文网 www.rvzw.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最新章节!

    事实上,朱由检是个极其没有主见之人,有时候他的很多决策,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想一出便做一出。

    这也是为何明朝江山,在他手中走向覆灭的根本原因。

    从他掌权一来,先后换掉了五十多任内阁,就能说明一切。

    要不是他那永不屈服的性子,以及悍不畏死的民族气节,他的最终评价,远没有历史上那么高。

    如今对待李鸿飞,朱由检也是想一出做一出,最初为了解除李鸿飞的军权,他便打算让李鸿飞入阁,并愿将六部之中的兵部,交由对方掌管。

    可自从李鸿飞与他闹掰,并开始逐步掌控军队之后,朱由检又害怕起来,他已经不敢让李鸿飞入阁了,担心一旦李鸿飞掌握内阁的权柄,会彻底将其架空。

    然而王承恩的话语,又让他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李鸿飞或许在军中声望很高,但以他的年纪,入阁后未必能玩得转,到时候甚至不需要自己出手,就有可能被一帮东林党人排挤到权力边缘。

    这就是朱由检,反反复复,心里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永远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什么?让我入阁!”李鸿飞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吕阁老年事已高,且卧病在床,在阁老的人选方面,圣上考虑再三,觉得只有驸马爷才能担此重任。”王承恩解释道。

    吕大器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为官清廉,嫉恶如仇,是明末年间,为数不多,能与史可法齐名的明朝重臣了。

    历史上他便是积劳成疾,于1649年病逝,如今卧病在床,想来确实是时日无多了。

    “朝中贤能如此之多,缺了我一个,难道这内阁便无人能担当了?三十岁不到的内阁,一众大臣如何信服?”李鸿飞也不傻,根本不相信这个说辞。

    “这是圣上的旨意。”

    王承恩也不愿过多解释,直接搬出朱由检,意思很明显,圣旨下达,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我要入宫面圣!”李鸿飞想了想,这才说道。

    事情发展到如今,李鸿飞明白,是时候摊牌了。

    这内阁大臣他真不能随随便便就应下,并不是说他斗不过东林党人,而是他如今根本没心思,跟这群东林党人斗下去。

    北伐进行得如火如荼,李鸿飞这时候入阁,等于是直接损害了东林党人的利益。

    吕大器是什么人,那是东林党人的领袖之一,他下来之后,非但没能让东林党人接替位置,反而弄了个一直与东林党敌对的李鸿飞,这让朝中大部分官员怎么想?

    这些东林党人的脾气,李鸿飞又不是不清楚,他们进行政治斗争时,完全没有任何底线,一旦惹急了对方,就算不能直接出手,对付正在北伐的那些武将。

    但凭借东林党人的影响力,在后勤方面做点手脚,届时整个北伐都有可能功亏一篑,这不是李鸿飞想要看到的。

    单就这一点来看,朱由检远远比不上李鸿飞,朱由检的大局观太差,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

    当初坑杀袁崇焕之时,皇太极的反间计只是其中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政治斗争,虽然当时铲除了魏忠贤,但魏忠贤的余党却在做最后的反扑。

    果然,朱由检为了打压政敌,根本就没考虑除掉袁崇焕的后果,又或许,他自认为彻底清除了魏忠贤一派,准备着手收回兵权了...........

    朱由检手段确实高明,但却不适合做一名合格的政客,要不是他有朱家王朝这个正统血脉,甚至还不如李自成那样的农民军领袖。

    李鸿飞明白,不能在任由朱由检这样“胡闹”下去了,必须尽早解决这个隐患,否则以后非得捅出天大的篓子。

    内战,是李鸿飞不愿意看到的,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李鸿飞不介意除掉朱由检。

    毕竟“携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在华夏并不少见,太子朱慈烺虽然已经确定,死于多尔衮之手(锦衣卫当初拼尽全力也只救出了朱媺娖),可朱由检第五子朱慈焕,却在1647年底,让东厂寻到并迎回南京皇宫。

    朱慈焕乃是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崇祯六年(1633年)出生,母田贵妃。

    在原本的时空中,甲申之变后,朱慈焕为躲避祸乱,隐姓埋名,先后多处安身,虽然本人并无复明逆反之意,但朱慈焕的存在,对满清政权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很多人借着拥立他的名号从事逆反活动,“朱三太子“成了当时的一种旗号。

    能找到朱慈焕,还归功于李鸿飞发动的西征之战。

    当时满清为了防止汉人南逃,在南下的官道设置了大量哨卡,除非有通关文牒,否则谁也不能轻易过关。

    而这通关文牒必须在当地衙门才能领取,像漕帮那种做走私生意的,倒是有办法弄到文牒,可朱慈焕这种大明重要人物,哪敢去找官府弄通关文牒。

    加上他为了躲避战乱,一直隐姓埋名,除了一个贴身小太监外,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了,这种情况下,他根本没有勇气闯关南下,甚至朱慈焕都不敢去联系,昔日的明朝旧臣,毕竟这时候谁姓“明”,谁姓“清”,真的很难分辨。

    这也是为何后世“朱三太子”,活到了七十六岁才被满清抓住的原因,小心谨慎,是他生存的根本。

    直到李鸿飞1647年九月份发起的西征,令清廷各地大乱,满清为了应对此次战争,调集了靠近长江沿岸的大部分兵力,使得东厂、锦衣卫以及漕帮的探子,能够轻松渗透进长江以北的地盘。

    最后东厂的番子,在郑州地区,终于找到朱慈焕,并将其护送回南京。

    如今才十五岁的朱慈焕,待人十分谦虚,根本不像他老爹那般强势,或许是几年的逃亡生涯,磨平了他心中那股傲气吧。

    朱慈焕并不喜欢待在宫中,反而时常溜到李府,听姐姐朱媺娖,讲述李鸿飞的“英雄事迹”。

    不管朱慈焕是真心对权力不在乎,还是故意接近李鸿飞,寻求政治资源,总之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远比朱由检这种老奸巨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