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三吴一向为出口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亦为国赋之重点,此刻已因外贸受阻及灾荒频仍而无暇自顾,因白银流入而获得的利益亦大打折扣。宋明以来,国家财赋“取诸东南,用之西北”的传统做法也受到挑战,盖“东墙”既已穷绌,何以补缀“西墙”?所以,崇祯困坐深宫,成天为饷银发愁。虽然白银进口的骤然减少,使明朝的经济重地遭受重大打击,而且使明朝的财政进一步恶化。但白银进口的骤减只是明朝经济崩溃的导火索而已,并不能使明朝这一偌大的帝国崩溃。毕竟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是在帝国的西北而不是东南爆发。那么,西北的农民起义爆发与白银有何关系呢?
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很多,如天灾、官逼民反、生态环境等,但人们往往忽视了白银对西北的严重伤害。明朝时,白银的主体从南方流入京师,从京师流入东北边防,又从东北回流南方。作为传统的粟麦作物区,西北缺乏原棉和生丝,而中国正是用丝绸和瓷器去换国外的白银。这样,处于市场边缘的西北、山东半岛等地成了白银所灌溉不到的蛮荒地带。“一条鞭”法实施后,把国家税收折合为白银来征收,这使农民陷入了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即使车收之年也难免凶厄,“为纳粮不得不以谷易银”。“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今来关中,自鄂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顾炎武亭林文集》)丰年都得鬻妻卖子,稍遇灾荒便难以活命,如此,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在西北就绝非偶然了。
白银还导致了明末空前的粮食危机,对白银的追求和外向型的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明代的经济和生产活动向着专业化、商业化,跨国、跨区域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如松江地区,随着国内外对棉布需求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改行从事全日制的纺织和棉布贸易。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对国家的粮食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有着“苏杭熟,天下足”美称的江南粮食生产成了问题。17世纪40年代,即使是丰年,南直隶,浙江地区的人们也要靠出售生丝、原棉、棉纱和棉布来购买粮食,“一条鞭”法实施之后,还要用银两来缴纳赋税和地租,偿还贷款。而在交通运输手段比较落后的时代,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和市场化很容易造成粮食危机。这样一来,由天灾造成的粮食短缺的问题因粮食的市场化被大大放大了,那些市场化最彻底的富裕地区根本无法抵御粮食危机,因为这些地区不生产粮食,粮食要跨区域去买。因此,富裕的江南地区遭受打击最为严重,1640年左右,苏州地区每斤大米的价格升到了100个铜钱,大批人饿死,许多豪宅低价出售而无人问津……
但是喻心经常阅读明朝的一些话本和小说,对金融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关于流通货币:
最紧要的问题当然是白银短缺,这不仅伤农,也导致货物流通出现了种种问题;
其次终端零售市场使用白银并不方便,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再则,由于大明很少铸造铜币,导致终端市场实物交易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在本书中,会采用三种措施,针对白银短缺,会采用票据来解决,票据实际上相当于管理更为严格的一种纸币。
另外,为了方便交易,林纯鸿还会铸造大量的金币和银币,这不仅能获取大量的利润,也能带动市场的繁荣。清朝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在中国用银币大量交换白银便是明证。
最后,林纯鸿会铸造铜币,材质当然选择大明的独门秘笈:黄铜,这主要为了解决小民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零钱不够的困难。
当然,金融问题不仅仅是货币问题,银行和钱庄的正常运转也相当重要,本书都会一一考虑,敬请大伙留意。
谢谢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喻心会虚心听取意见,毕竟小说写好了,大家读得爽,喻心也可以获利,这是双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