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太后又拿出一摞重重叠叠的画卷,循循善诱的说:“这书法我们已然看了个大概,我们现在来赏画吧。国画一词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指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高逸之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强调了作画者的身份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认为,善长作画的人修养较高。所以历来帝王将相都喜好丹青,传说汉武帝创建秘阁,收藏书法名画。汉元帝置尚方画工,东汉明帝雅好丹青,设画官,命尚方画工绘班固、贾逵图像;还图画所梦金人形象;又在白马寺壁作千骑万乘绕塔三匝之图。所以书画是一项高雅艺术,可见一斑。
中国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也兼工带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意境深远。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写意画主张神似。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
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工笔画尽其精微,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画自成体系,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按表现形式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按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
韩愈《进撰表》说乾坤之容,日月之光,知其不可绘画,强颜为之,以塞诏旨。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悟夫所能作也。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故画在有法无法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不过这画人难画鬼易,客有为齐王画者,齐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何为?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睹之,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人皆未见之,故易也。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所以越熟悉的东西越难画。画画需要胸有成竹,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先需定形,先从树起勾出树枝干,稍点树梢墨,颜色要细调,红绿要纯清,染在树梢顶,树头浓墨分,松要摆大气,枝干壮山魂近松叶要明,远松稍点清!叶用深绿染,干要株黄清,杂树枝要细,点叶要分明,不可太浓厚,不要太稀匀……画前须静想,画时耐心稳,画好需回味,多看否改进,此为画中意,意境难悟成,悟到深思处,好画自然成。而画人物画的时候,眼睛是重中之重,古人作画,尤其讲求气韵生动,眼为心声,古画中眼睛更是气韵流动之所。”
我看徐徐展开的画卷中的人物画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画中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其中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山水画恢弘大气,如李白的《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杜甫的《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岭雁随毫末,川霓饮练光。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杜甫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里面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画作里有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史道硕的《鹅图》、陆探微的《半鹅图》、顾景秀的《蝉雀图》、袁倩的《苍梧图》、丁光的《蝉雀图》、萧绎的《鹿图》韩干《牧马图》。花鸟画有韩干的《照夜白》、韩滉的《五牛图》以及传为戴嵩的《半牛图》等,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董源的《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里面居然有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御龙图》帛画。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画圣吴道子的成百上千副画作,井然有序的摆放在旁,有《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菩萨》、《鬼伯》,《宝积宾伽罗佛像》、《关公像》,《百子图》《吴道子贝叶如来画》,《少林观音》、《大雄真圣像》《道子墨宝》,《溪谷图》,《孔子行教像》、《八十七神仙卷》等。还有苏东坡推崇备至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王维的画作,如他的山水田园诗般恬淡宁静,清新自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真是灿若繁星,数不胜数。
太后接着洋洋洒洒的说:“月儿,你看,这里还有些新进宫的西洋画,太过写实,我不是很喜欢,对比之下,可以看出两者大不相同,国画盛用线条,洋画线条都不显著,洋画像实物,而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国画注重意境,西洋画注重透视。国画不讲解剖学,洋画重解剖学,洋画注重写实,必须同真人一样。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确实如此,油画色彩浓郁,重重叠叠的堆砌色彩,立体感强,非常写实,非常逼真,如同照相机照出来的一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看这些有名的传世之作《无名女郎》,《入睡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女占卜师》,《宫娥》《珍珠女郎》,《吹笛少年》,《向日葵》,《西斯廷圣母》就可以窥豹一斑。同样也是独树一帜,价值不菲,影响深远,经久不衰,各有千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是兼容并包,互相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不过,怕太后不喜欢这番话,我就默不作声,继续听她的长篇大论了。
太后继续兴致勃勃的说道:“下面我们欣赏下几幅画,首先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他是东晋杰出画家,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此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讲述主人公从帝京回东藩的途中,遇洛水女神宓妃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的伤感与无奈。顾恺之却将结局做了修改,以主人公与宓妃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在同一画幅的不同场景中展开,将爱情故事表现得浪漫感人。展开画卷,我们可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秋水含情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而梳着高高的云髻,给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但最终洛神还是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超的艺术想象力,诗情画意,生动入神。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背景。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线色本身来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山石树木,结构单调,状物扁平,但富于装饰性。图中树、石的表现上,作者以凹凸晕染的方法来增加立体感,此外,图中人物的塑造也是极其成功的,人物虽散落于山水之间,但相互照应,并不孤立,神情的顾盼呼应使人物之间产生了有机的视觉联系,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人物神态的准确刻画。
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
太后又金锣密布的展开另外一副画作:“这一副是隋代杰出画家展子虔的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是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在《游春图》出现之前,中国早期的山水画通常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绘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山还要大,而对于水的绘画,却不会有波光粼粼的形态,而如一潭死水般地停留在画布上。而《游春图》出现之后则打破了这种限制,全图无处不展现着一种空问之美,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展现着自然界的交替、交换与重叠。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山水画承上启下的代表作品,不仅仅在于画面呈现的内容,更在于它异于前人的创作手法和审美取向,展现出方寸之地尽显千里之姿的艺术特点。构图壮阔沉静,设色古艳,富有典丽的装饰意味,体现出承上启下的风格。”
太后继续口如悬河的说:“我们再来看看李思训的作品,唐人推崇他的作品国朝山水第一,一家五人并善丹青,其子李昭道,人称小李将军。《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赞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窑然岩岭之幽”。《唐朝名画录》说他与子昭道中舍俱得山水之妙,时人号大李、小李。思训格品高奇,山水绝妙。
他和吴道子虽画风不同,但异曲同工,成就皆不凡。在山水画上的成就是发展了青绿山水精妙臻密、繁华富丽的画风,自成一家。题材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时有神仙故事,依然云霞缥缈。在技法上多以勾勒成山,用大青绿著色,并用螺青苦绿复染,所画树叶多用夹笔,以石绿填缀。打破了单纯的勾描填色,而以遒劲带有变化的勾勒,表现山石结构,再填以浓厚的青绿重彩,设色富丽堂皇,显示了盛唐艺术焕烂以求备的辉煌气象,形成金碧辉映的艺术特色。
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李昭道的山水技法上在李思训基础上确实有所发展,《明皇幸蜀图》画中崇山峻岭,山径迂回。该图本是描绘帝王蒙尘,而画家却巧妙地避讳了这一点,只于画幅前端画诸骑出飞天岭下,初见平陆,马若皆惊,而帝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这个微妙的描绘既出其心境,又不损帝王的威严,可见作画时的独具匠心。全画细笔勾描,无皴法,用石青、石绿、丹粉施以重彩,显得富丽堂皇、描绘精微。变父之势、妙又过
太后又展开几幅美轮美奂,神采奕奕的美人图,说道;“唐朝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不可不说唐代仕女画,端庄华丽,雍容典雅,其中最杰出的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唐宫仕女图》系列展示了古代仕女众生像,回眸一笑百媚生,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挥扇仕女图》描绘十三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井然有序,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作品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捣练图》描绘唐代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画中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
《簪花仕女图》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你仔细看看这几位仕女,乍看近似,实际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各不相同。右起第一人身着朱色长裙,外披紫色纱罩衫,上搭朱膘色帔子。头插牡丹花一枝,侧身右倾,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对面立着的贵妇披浅色纱衫,朱红色长裙上饰有紫绿色团花,上搭绘有流动云凤纹样的紫色帔子。她右手轻提纱衫裙领子,似有不胜闷热之感。第三位是手执团扇的侍女。神情安详而深沉,与其他嬉游者成鲜明对比。接下去是一髻插荷花、身披白格纱衫的贵族女子,右手拈红花一枝,正凝神观赏。第五位贵妇人似正从远处走来,她头戴海棠花,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衫,双手紧拽纱罩。头饰及衣着极为华丽,超出众人之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