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热女中文网 www.rvzw.com,最快更新我在大明养生百年最新章节!

    海风习习。

    朱雄英身披一件儿袄子,双手插在袖笼之中,缩在众人身后。

    “郑和啊,都说海风伤人,你快看看,我的帽子没有漏风吧?”

    郑和看了看朱雄英那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模样,淡笑道:“少主,您包裹的很严实,没有漏风。”

    已经十岁,并且身高又窜了一截儿的朱雄英哦了一声,还是放心不下,钻回了船舱中。

    他拿起一个用牛皮制作的暖手袋来,他们这次是来给大明的北平运送粮饷茶叶银元,还有就是棉衣棉被等物品,更是运送了一批新式的火铳。

    对,时隔两年,我大明终于研制出了最新式的燧发枪。

    此枪被命名为洪武一式。

    燧发枪的原理其实并不难,而且此时的大明,在火铳的列装运用上属于世界前列,一线的将官卫所兵普遍应用火铳。但是他们使用的火铳有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用的是火绳点火法。

    这火绳点火法,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或者是各种潮湿天气,就很容易哑火。

    大明在广东,福建等地,之所以屡屡需要调集大军前去平叛,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火器在这些多雨水的潮湿地区,很容易受潮。

    火铳的火绳,一旦受潮,就等于无用。

    所以大部分时间,在没法应用火铳的地方,明军并没有火力代差,只能靠着精兵用战术和冷兵器围剿。

    而朱雄英也敏锐的发现,其实这个时候的大明,在火器的理解和使用上,是远远要比欧洲国家先进的,而且火力基本上碾压同时代的西方,西方的火铳,还用着几十年前或者百年前宋时的火铳呢。

    最初,火枪出现要追溯到宋朝,当时,还只是“木质突火枪”,在到了蒙古人继承了宋朝的军火,又一次次西征,将火铳改成“铜制”,后来又渐渐出现了“铁质”。

    阿拉伯人在被蒙古人征服之后发现这火铳着实犀利,而且火药也太厉害,当时蒙古人带去西方世界的华夏工匠,也将火药的制作方式流传过去,于是开始广泛学习。

    自此,世界上东西方都开始发展起火铳来。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双方的发展方向不太一样,开始往不同的方向发展……

    火枪最初,还是利用火绳点燃火药,将子窠射击出去。

    明军因为人数众多,再加上火铳并不适宜华夏复杂多变的广袤地形,不是放之四海皆准,所以在现在的明军之中,它重要,但是又没那么重要。

    没办法,西方的西亚中亚地区,干旱少雨,火枪就很实用。

    而华夏地区,先不说云贵川,就说江南地区,火药受潮也是要了老命。

    所以兵部对于火铳的改造应用,走了个极端,他们的发展方式,是提升威力,主要表现在,三眼铳,四眼铳,五眼铳,甚至后面出现的十眼铳。

    这样在面对蒙古骑兵,或者是大规模战场时,只需要一次齐射,就能起到十分大的作用。

    还有个,华夏地区古代战场,动辄上万人的大战,火铳这种武器造价昂贵,而且耗费火药,注定不可能大规模列装。

    再加上,明朝在永乐大帝之后,周围并没有什么实力对等的国家,在武备上就逐渐松弛下来……

    而西亚地区的阿拉伯尔人,发现火铳很适合打仗,在和东征的十字军干仗时,便将火铳提升威力,加长枪管,枪头加装刺刀。

    再到后来,欧洲人也开始研究这种武器,他们是私人领主制,骑士需要自己准备装备,所以对自己使用的装备十分上心,开始钻研打火快,射击准,而不是像华夏这边研究威力大,于是他们开始改动点火装置,又将火药改成粒状火药,加上准星照门,枪身的扳机也改装,逐渐有了现代燧发枪的雏形。

    大明因为北元阻隔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缘故,和西方减少了交流,一直到嘉靖时,缴获了许多西番的佛朗机炮和燧发短火枪,才开始对火器进行新的研究。

    大明万历年间,有个叫毕懋康的人改装了火铳,发明了大明的燧发枪。

    但是他发明的燧发枪,还是使用的火绳点火法。

    如今,根据朱雄英建议,改造的这种洪武一式,则是燧石点火法,不仅不惧怕阴雨天气,而且也使用的是粒状火药,枪身是松木的,十分长,在枪身前段,是长约一米的刺刀。

    三棱刺刀。

    如今,洪武一式已经由兵器局在南方经历过多次实战,验证了它在南方战场的可靠性,开始大规模建造,往云南,贵州,川藏等地的卫所配发。

    而北方,这次由太子朱标和朱雄英亲自来运送洪武一式,各种粮饷。

    朱雄英钻进了屋,问道:“对了,咱给魏国公带的药物可准备齐全?”

    郑和点点头。

    这段时间,大明魏国公徐达的身体越来越差。

    他是南人,在北平这种地方的冬日,十分难熬,朱元璋本想叫他回应天修养,但是他生病无法乘船,舟车劳顿更加要命。

    于是,趁着这次前来北方运送武器装备,朱标和朱雄英,也是来慰问徐达。

    李景隆和常茂,还有姚广孝都在里间,见朱雄英进来,连忙见礼。

    朱雄英一一打招呼,见到姚广孝,不由嘴上浮现出笑意:“姚指挥,你这次立了大功呀。”

    是的,姚广孝也来了。

    这次,姚广孝是以锦衣卫国安司广东卫指挥一职,奉命跟随两广押运粮饷的船到了应天,再从应天一道,跟着朱雄英来北平的。

    只是,舟车劳顿,朱雄英一直没来得及和他见面。

    “贫僧不敢,都是太孙殿下指挥有方!”

    如今,朱雄英已经被正式封为太孙,而且还指定了几个儒臣,教他儒学经义,主要是,太学教授方孝孺,青年翰林夏原吉等。

    这些人的儒学修养都不必说。

    但他们其实也是朱雄英的学生,朱雄英以朱不败前辈的名义,时常教他们各种金融和税收知识。

    所以我的老师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是我的老师。

    这样一来,既堵住了儒学世家的嘴,朱雄英也乐得清闲。

    “来,都请坐。”

    朱雄英吩咐郑和和周宽去端几根凳子来,吩咐李景隆和姚广孝等人都坐下,这两年沉淀,的确大有收获,对于未来大明的前景,朱雄英越来越看好。

    更好的是,皇奶奶马秀英的身体,也被调理的好了许多。

    其实,她本来也不是什么恶疾,只是因为她长期信佛吃素,营养不良,导致虚不受补,身体有了毛病,却又不愿意吃药。

    各种办法使出,最后竟然是拜托香林寺的皇家和尚出手,最后治好了马皇后……

    果然,只有魔法才能击败魔法。

    “姚指挥,你这次虽然没有找到辣椒,番薯,还有玉米,但是你从缅甸带回了胡椒树,日后南方的皇庄,各地皇私合营的农场,都种胡椒,官府垄断买卖,能给大明财政赚不少钱,此为大功一件。”

    其实,胡椒在缅甸和阿萨姆地区原产。

    印度人将胡椒树引入印度,中亚西亚的商人,则是从印度将胡椒通过丝绸之路,卖入中原,赚取暴利。

    之前,各地商贾虽然知道胡椒赚钱,但是这时代的很多老百姓都认为缅甸,暹罗,天竺等地方,地气土壤风土与中原不同,胡椒就算能栽种,也不一定成活,而且他们不知道胡椒的栽种方法。

    元代,胡椒能赚取暴利,为了维持暴利,元朝的上层知道胡椒可以引入种植,却并不从东南亚地区引进。

    很多东西,一旦多了,就不值钱了。

    就和现如今,大明仍旧不能普及海盐晒法,大规模建造盐场一样。因为交通不便,大明尚且需要大量的商人去开边,除了大量的军屯军户耕种,还需要商人不停补贴给粮食。

    有些商人为了方便,会在九边自己组织人力开荒,招募佃户,直接就地缴纳粮草为军粮,以此来换取盐引。

    如果普及海盐晒盐法,盐巴不值钱了,那对于大明九边的补给军饷将会是灾难性的打击……

    起码,得等到大明将周围的大仗基本上肃清,然后国内的三五计划完成,有财力,有余力调集大量民众修路,兵力和粮饷随时能抵达九边,这时候才可以考虑公布海盐晒法。

    有剑而不可用,朱雄英也很郁闷。

    姚广孝谦虚道:“这不过是贫僧做的一件小事,不足挂齿。”

    作为姚广孝的直属领导,常茂也笑道:“姚指挥过谦了,你这几年的确做的不错。”

    朱雄英也笑了起来,吩咐郑和去搞点水果来吃,如今大明的海军们,已经能够在船舱里吃香蕉,还有烘干的各种干果,香蕉干,山楂干。

    烘干水果,并不难办,大明南方种植香蕉的军屯卫所极多。

    将吃不完的香蕉,全部烘干,用石灰制作保持干燥的灰包来运送,广西,福建等地的一些军屯卫所,还靠着出售这些干果,赚了一些钱。

    香蕉不仅能吃,香蕉树在缺少食物的时候,也能用作备荒口粮。

    两广,福建,云南的卫所,在朱雄英建议下,都开始大量种植香蕉。

    民间的商人,老百姓,也知道大明军队收购干果货品,纷纷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

    似什么山楂干,猕猴桃干,八月瓜干,应有尽有。

    而且,大明的海军和边军卫所,也能吃到各种烘干的蔬菜干,炖煮入汤里,放点面粉,极为饱腹。

    如胡萝卜干,广菜干等。

    最多的,是苜蓿草干……

    苜蓿本是马料,但人也能吃,苜蓿草好种,产量高,一次种植可以收获许多,烘干之后,保存也久,既能喂马,又能人吃。

    如今在大明的九边卫所,尤其是冬日没有菜食的地方,边军士卒日日吃苜蓿草干炖炒面,都快吃成了马儿,张开嘴都是一股马嘶味儿……

    朱雄英也笑了,他又道:“姚指挥,郑国公说的对,你的确是做出了事业,为我大明立下大功,你这两年在广东协助南雄侯和东莞伯,不仅建立了许多商队,还找来了不少高产作物,这些高产作物对我们大明实在太重要了,就说你找来的生菜,木薯,这两样。”

    朱雄英眼神闪烁,有些激动。

    “先说生菜,这生菜种植简单,有水就能种,日后九边卫所,冬日里除了吃苜蓿干草,吃萝卜干,吃泡菜,还能搞点温室大棚,吃生菜,九边卫所的将士都得感谢你啊!”

    生菜本来很早就传入中国,但是两广乡民将它叫做“鹅仔菜”“唛仔菜”,并不太将此菜看的太重,没办法,两广地区能吃的菜,着实太多。

    “再说这木薯……”

    朱雄英还没说话,姚广孝就露出疑惑表情,为难道:“雄英殿下,这木薯有剧毒,它真能吃吗?”

    是的,木薯有毒。

    木薯分为两种,甜木薯,苦木薯。

    两种木薯都有毒,尤其是苦木薯,如果不去皮,不煮熟,吃了会要人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